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最新成果!启灏医疗研发团队一学术论文在综合性期刊《Heliyon》发表

日期:2024-09-21

浏览次数:842

 近日,启灏医疗张晓芳博士、贺伟博士储成生经理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王旻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晓龙研究员等一起合作,在综合性期刊《Heliyon》发表题为“Visualization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aerosol deposition using 3D-printed adult nose cavities”的学术论文。《Heliyon》属于《Cell》子刊,于2015年9月正式创刊,是Cell Press旗下一本知名的综合性全学科SCI期刊,在Cite Score排名中进入学科大类Multidisciplinary分区Q1,该杂志的影响因子为3.4。

1.jpg

 局部类固醇药物雾化治疗是慢性鼻窦炎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在预测治疗结果或评估不良反应方面,区域沉积比总体沉积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启灏医疗研发三部贺伟博士发表的文章是建立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可视化和量化3D鼻腔模型中的气溶胶沉积,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使用3D打印鼻腔模型进行的沉积实验适用于体外性能测试,比较不同实验环境中的各种鼻腔装置、制剂和沉积区域。该方法已用于比较两种不同的市售鼻腔药物输送装置的沉积模式: BM-TCA(启灏医疗雾化器)和 PARI雾化器。结果显示,启灏医疗雾化器BM-TCA产生的98.77% 的颗粒超过5μm,意味着大多数气溶胶可以有效进入鼻腔而不是下呼吸系统。BM-TCA雾化器的区域可视化和量化试验结果均显示液体敷料主要沉积在鼻腔、额窦(高达41.80%)以及蝶窦和筛窦(14.00%)。大颗粒的鼻腔雾化器(BM-TCA)通常比小颗粒雾化器(PARI)在窦区沉积更好。以上结果表明,鼻腔专用雾化器是一种新兴技术,可以很好地覆盖鼻腔鼻窦,是一种有效的局部药物输送技术。

ABM-TCA                                                                  B)PARI

2.jpg

         注:LD- Liquid Dressing, 启灏医疗液体辅料

基于此项成果研发出的启灏医疗雾化器打破了国产雾化器作用部位只能在下呼吸道及肺部的现状,成功将雾化颗粒控制在5-30μm,在保证雾化颗粒有效进入上呼吸道的同时做到长效附着。与传统雾化器相比,启灏医疗雾化器具备以下优势:一是专为鼻腔雾化设计,增加药物滞留鼻窦鼻腔的时间;二是通过给药加冲洗的方式,实现多重护理;三是雾化颗粒可深入鼻窦,药效更持久;四是配备专用液体敷料,强化保湿润滑。

3.jpg